图书介绍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
  • 王育民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3091·492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 论1

目录1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2

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组成部分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思想史上的革命10

二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6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16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运用和发展19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列主义22

毛泽东思想的新贡献22

目的和方法24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目的24

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24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方法27

第一讲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30

一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0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0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35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38

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41

世界统一于物质43

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6

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46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48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52

第二讲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52

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52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55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57

什么是矛盾57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5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1

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状态66

什么是质和量66

什么是量变和质变67

四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70

的基本趋势70

肯定和否定70

否定之否定72

事物发展的螺旋式73

第三讲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76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76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76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7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8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89

二 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93

直接动力93

阶级的起源和阶级的实质9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95

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9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101

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01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4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07

第四讲 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12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12

实践的特点和形式11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15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117

由实践到认识117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128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130

由认识到实践132

认识的无限发展133

第五讲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134

历史起点134

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35

形成价值135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135

真理是客观的135

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35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139

生产的基本矛盾139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140

二商品交换和货币143

货币的起源及其本质143

货币的职能145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149

的一般规律149

三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149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150

第六讲 剩余阶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153

的实质153

一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153

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153

能离开流通153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155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157

剩余价值率157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58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60

价值的谬论161

驳所谓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制造剩余161

三资本家集团对剩余价值的瓜分163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163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资本主义的地租165

四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167

基本经济规律167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167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产生、发展169

和灭亡169

五资本的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170

资本积累的本质170

资本积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化172

一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76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76

第七讲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176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80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83

二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18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8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18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作用和后果189

第八讲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192

最高阶段192

一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192

生产集中和垄断19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196

资本输出的实质199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200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领201

土的斗争201

二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203

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203

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208

第九讲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211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211

必然导致社会主义21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代211

替资本主义的根源211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情况改变不了215

它必然灭亡的命运215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在于夺取政权218

二无产阶级革命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218

义的必由之路218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220

一般道路220

三近代中国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223

革命的转变223

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223

革命规律223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228

一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自己的231

国家政权231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231

事业的基本保证231

第十讲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231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232

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政权236

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236

础的国家政权236

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有机结合238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241

无产阶级专政241

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制度241

独具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244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245

保证245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249

一社会主义的公有制249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249

特征及其优越性249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252

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257

经济形式并存257

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258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258

费品分配的规律258

按劳分配原则的性质和作用259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既要反对平均261

主义,又要避免高低悬殊261

三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262

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262

原则264

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264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67 )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6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269

第十二讲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274

明和精神文明274

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274

高度的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274

实现四个现代化是现阶段我国物质文277

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77

二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27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27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283

重要特征283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286

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286

协调发展286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289

明和精神文明289

第十三讲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292

的领导核心292

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任务292

共产党的性质292

共产党的任务298

二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301

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301

党的领导最本质的内容是组织和支持303

人民当家作主303

坚持党的领导305

三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305

改善党的领导307

第十四讲 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312

理想而斗争312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31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12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315

二共产主义是伟大而艰巨的事业318

共产主义事业的艰巨性318

共产主义胜利的必然性320

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322

立足于共产主义运动322

在实践中开拓理想之路324

后记326

热门推荐